宁乡市“十四五”民生答卷:城市管理篇绘宜居画卷 筑幸福之城
“十四五”期间,宁乡市深植“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将城市管理与民生服务深层次地融合。在园林绿化、市政维护、垃圾分类等多个领域持续发力,以一项项民生工程、一组组亮眼数据,勾勒出城市品质提升的清晰脉络,让市民真切触摸到城市发展的温度与速度。
漫步宁乡街头,绿意扑面而来,特色花境点缀其间,一幅“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宜居画卷徐徐展开。“以前朝霞苑这里就是普通的街角,现在改造成街角花园,种满了花花草草,我们每天都来这儿遛弯,心情特别好!”家住玉潭街道花明社区的李阿姨笑着说。
“十四五”期间,宁乡市园林中心锚定“增绿、添彩、提质”目标,全力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2021年,增花添彩与立体绿化工程如火如荼开展。二环路、宁乡大道示范道路沿线万余平方米花卉绚丽绽放,387万余盆时令花卉四季更迭,1600株三角梅热情似火;玉潭公园内,200株香榧、410株栀子花球扎根生长,推广着市树市花的独特魅力;5处街角花园华丽变身,1260平方米花境景观惊艳亮相;11个点位立体绿化同步推进,36900株藤本植物攀援而上,3300平方米草籽喷播成绿毯。
2022年,借着创园东风,26个社区公园和口袋公园如雨后春笋般新建、提质;22处城区立体绿化项目完美收官;全面接手园区绿化养护,3000余株彩叶乔木、2.3万平方米草皮、3.4万株灌木“安家落户”,30余处组合花境相映成趣。2023年,四大综合性公园配套完善,金砺公园等3个社区公园崭新呈现;林荫体系建设加速推进,8000多株行道树、7000余株高杆月季挺立街头,青年街等5处特色街巷绿化示范点成为城市新名片。2024年,遵循适地适树原则,一环路等主次干道微改造,1000余株行道树、12.1万株小苗、5.9万平方米草皮麦冬焕新道路景观,246万余盆时令花卉扮靓城市,13处共21万平方米公园绿地开放共享。
市政设施是城市运行的“血管”,为保障其高效运转,宁乡市市政维护中心日夜坚守。“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晚上骑车都得小心翼翼,现在修得平平整整,路灯也亮堂,回家的路踏实多了!”在龙江路附近工作的张先生感慨道。
2021年,龙江路等道路提质工程稳步推进,53522平方米标线平方米人行道板修复,让道路旧貌换新颜;2022年,宁乡大道标线提质,增设彩铺等候区实现机非分离,关键路通提示牌、斑马线等安全设施一应俱全,“U”型栏杆规范路段秩序,8条背街小巷改造完成;2023年,龙头湾等地路面黑化,让道路更美观、更耐用;2024 - 2025年,琴海路、花明北路沿线综合治理,逐步提升城市道路通行效率。在公共设施建设上,2023年玉潭农贸市场等公厕维修改造,方便市民生活。停车设施建设更是成果斐然,2021年建成12座公共停车场、10座配建停车场,新增9881个停车泊位,超额完成长沙市停车设施建设目标任务,完成率达115%;2022 - 2023年,54座停车场拔地而起(2022年28座、2023年26座),新增超28000个停车泊位(2022年施划17324个,2023年新增超14000个);2024 - 2025年,超额完成长沙市停车设施建设任务,2024年新增16371个泊位,2025年以来新增5611个。
走进宁乡市的各个社区,垃圾分类已成为居民生活的新时尚。“现在家里人都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孩子们还会监督我们呢!”家住城郊街道的王女士说。
2022年,宁乡市系统起草《宁乡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项目建议书》,从七大维度构建规划框架,同步编制《宁乡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2022 - 2025年)》,明确量化目标:至2023年底可回收物收运量占比不低于32%,2025年底提升至35%,并配套制定17项具体举措。探索形成以“四高四强”(高站位统筹强引领、高标准建设强支撑、高频次宣教强参与、高效能监管强保障)为核心的垃圾分类治理模式,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联动机制。通过“党建 + 网格”模式,党员带头示范,依托社区、学校、企业组织“垃圾分类进万家”等主题活动,推动群众知晓参与综合率突破85%,实现垃圾分类从“政府推动”向“全民行动”的转变。建成1座标准化有害垃圾暂存中心,布局217个生活垃圾分拣站点,推动城区居民小区分类设施100%全覆盖,完成85个居民小区垃圾分类示范创建验收,同时,1179家餐饮单位餐厨垃圾收运全覆盖,杜绝“地沟油”回流。
“违建拆除后,小区环境宽敞多了,公共空间也变整洁了,住着舒心!”白马桥街道凤形社区的居民李大爷对拆违工作赞不绝口。“十四五”期间,宁乡市从始至终保持控违拆违高压态势,坚持“存量逐减,违建零新增”目标。2021年,在市城规划区内对371户违建开展拆除工作,拆除面积达94891.65平方米;2022年,拆违力度进一步加大,共计拆除518户,面积75450.54平方米;2023年,持续保持攻坚态势,完成292户违建拆除,面积51890.49平方米;2024年,拆除271户,面积33854.32平方米,有力推动城市建设环境不断优化。
燃气供应关乎千家万户,宁乡市燃气管理工作稳步推进,让市民用上安全、便捷的燃气。“以前用瓶装液化气,换气麻烦还担心安全问题,现在改成管道燃气,既方便又安心!”玉潭街道楚沩社区的陈女士说。2021年,新建燃气管道25.3公里,改造老旧燃气管道2.4公里;2022年,新建燃气管道20公里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改造老旧管道12公里;2023年,新建管道燃气15公里,改造老旧管道17.6公里;2024年,对标长沙市燃气安全改革要求,推进公司整合,5家瓶装液化气公司合资成立新公司统筹配送业务,建成18个二级供应站等,新增管道燃气13.7公里,改造老旧管道21.4公里,完成10个小区810户“瓶改管”。2025年,计划改造老旧管道15.79公里,改造户内设施2000户,新增物联感知设备100套。
背街小巷是城市的“毛细血管”,宁乡市持续推进整治提质,让其实现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华丽转身。“这条小巷以前又脏又乱,电线像蜘蛛网一样,现在改造得这么漂亮,我们住在这里感觉特别幸福!”历经铺街道南太湖社区的刘奶奶满脸笑容。
宁乡市明确“十二无、六化”标准,对全市214条背街小巷量身定做个性化提质整治计划。2022年,完成63条支巷市容环境整改治理,重点打造11条美丽街巷,其中6条获评长沙市美丽示范街巷;2023年,投入17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77条背街小巷整治提质,其中整治类59条,提质类18条;2024年,整治提质背街小巷44条,涵盖弱电线个居民小区的弱电线路梳理与规整。
针对“停车难”这一城市治理痛点,宁乡市构建“建设 + 管理 + 智慧化”三位一体治理体系。“现在停车方便多了,用手机就能找到停车位,还能提前缴费,再也用不着到处找车位了!”经常开车出行的市民吴先生说。
2022年,推进智慧停车系统联网,加强违停执法整治;2023年,3000余个智慧停车泊位投入运营,48个城区停车场接入长沙“易停车”平台;2024年,强化部门联动,印发专项管理方案,对27条严管路段高频次执法,抄牌超10万台次,将5个违停高发区域纳入智慧抓拍系统,同时也加强宣传引导。如今,宁乡市停车秩序显著改善,智慧停车体系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
走进宁乡,道路宽敞整洁,绿意葱茏,基础设施逐渐完备,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处处洋溢着城市发展的蓬勃活力。这一切,都得益于宁乡市坚定不移推进的城市品质提升行动。
城市品质提升专项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2023年,宁乡市高瞻远瞩,出台《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城市变革就此拉开序幕。从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打磨,到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每一个项目都倾注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城市主干道的提质改造中,对宁乡大道、金洲大道、二环路等三条主干道进行路面“病害”处理、重要节点改造、绿化带清杂升级、人行横道全线拉通、路灯亮化提升、交通信号灯优化等,道路旧貌换新颜,变得宽阔平坦,交通更加顺畅,成为城市的亮丽风景线。“主干道提质改造后,既美化了城市,又节约了通车时间,出行方便多了,心情也舒畅。”市民纷纷交口称赞。
老宁黄路的提质改造以及南门桥的维修加固,同样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力。老宁黄路曾经路况不佳,如今焕然一新,极大地方便了居民出行。南门桥维修加固后,更加坚固美观,保障了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宁乡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2023年底成功点火运营,开启了绿色环保新篇章,真正的完成了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的有效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减少了环境污染,节约了资源,是宁乡市绿色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十四五”期间,宁乡市在环卫设施和交通设施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对城镇生活垃圾清运设施设备做提标改造,完成城区107座公用垃圾站和乡镇34个垃圾站点的升级改造,新增各类环卫车辆51台,让城市的清洁工作更高效。新增的1.9万余米交通护栏,有效保障了交通安全,规范了交通秩序。新建环卫专用停车场和清洗车场,添置蝴蝶式分类果皮箱2950套,使城市环境更加整洁美观。
漫步在宁乡的街头巷尾,处处都可以感觉到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品质提升了,功能更完善了,“颜值”更高了,生活更加舒适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与日俱增。
“十四五”期间,宁乡市城市管理工作以民生为导向,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未来,宁乡将继续以城市管理为抓手,不断的提高城市品质,让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上一篇: 厦门园林植物园导游词
下一篇: 铜仁工作技术学院美化维护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