筇竹产业绿了荒山富了百姓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产业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是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过上小康生活的根本手段,是实现稳定脱贫的必由之路和根本之策。1989年起,情系乌蒙30年,特别是开展精准扶贫以来,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因地制宜,依托大关县特色资源,加强校县合作,充分的发挥高校学科、人才和消费优势,用钉钉子精神扎根乌蒙,培育特色产业,积极探索利益联结长效机制,通过典型示范、技能培训及推广应用,助力群众增收促脱贫,开创了一条立足当地的“造血式”扶贫道路。

  大关地处昭通市腹心,幅员1721平方公里,全县总耕地55.28万亩,其中水田3.42万亩,旱地51.86万亩。林地120.01万亩,水域占地2.1万亩,未利用土地75.4万亩。系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乌蒙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重点县及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总人口9.9万户28.6万人。大关多阴雨湿雾的独特自然环境造就了大关独特的竹资源,从最低海拔492米到最高海拔2785米都有竹类生长,全县共有竹类植物10属28种3变种,其中乡土竹种25种,外来竹种3种,是西南地区竹类植物富集区之一。竹类植物在全县9个乡镇均有分布。全县有竹林面积29.88万亩,其中筇竹20.83万亩,占全球筇竹总面积的50%以上,方竹7.14万亩,慈竹1.03万亩,斑竹0.52万亩,其他竹类0.36万亩。2017年-2018 年,新种竹基地11.7万亩,开展低效林提质改造8.5万亩。

  筇竹又称罗汉竹,属于国家三级保护的两个珍稀竹种之一,为我国西南地区所特有,其笋独具香、嫩、脆、鲜的特点,富含粗纤维和多种维生素,是云南主要的出口和创汇土特产之一,大部分竹笋经过加工后外销,已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及东南亚多个国家。

  自1993年始,学校对大关筇竹的保护开发进行了26年调查研究,解决了天然筇竹退化危机,挽救了天然筇竹,发展筇竹20余万亩。自开展精准扶贫以来,共培训竹农7000余人次,推广筇竹低质低效林改造技术7.3万亩,推广种植10多万亩幼竹林。2017年,双方共建筇竹研究院。2018年,全县年产筇竹笋8000多吨,综合产值达2.4亿元,引进省外先进企业,一期投入350万元建厂,构建完整筇竹产业链,大关县3.16万人因此稳定脱贫、14.8万人受益。2019年,助力申报创建“一县一业” 100万亩筇竹产业示范县。

  立足全县,以科学化、规模化、规范化、市场化为目标,为大关县编制《大关县林业产业扶贫规划》、《大关县“一县一品”筇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总体设计》和《大关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设计》3个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助推大“一县一品”筇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目标为:到2020年新造竹林面积21万亩,完成低质低效竹林改造18万亩。到2022年,新造竹林面积54.80万亩,竹林总面积由现有29.88万亩,发展到84.68万亩,筇竹面积由20.83万亩上升到55.37万亩,形成筇竹为主,方竹、斑竹、慈竹等竹种为辅的特色竹林资源格局。到2026年,竹林面积达100万亩,竹笋年产量达到9.85万吨,其中筇竹笋5.94万吨,是当前9000吨的10倍以上;竹材年产量达到7.37亿根,其中筇竹竹材6.41亿根。一产笋竹及其他林产品年产值达到24.44亿元,二产笋竹产品加工年产值达到43.76亿元,三产竹林旅游综合收入达0.50亿元。竹产业年总产值达到68.70亿元。

  助推大关全县长期产业扶贫项目。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的发挥大关占全国筇竹资源50%的优势,坚持脱贫攻坚与保护利用,提出“把山当田耕、把竹当菜种”,助推“一县一品”筇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加快竹产业转型升级和促进林农增收为目标,调整优化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结构,转变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式,推动竹产业投入多元化、产业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规范化、产品品牌化、经营集约化,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作为大关高原特色优势产业和主产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型产业进行长期重点培育,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

  实施品牌战略。以资源、科技、文化、市场四个自信为切入点,助力重点打造“乌蒙源生•至尊筇竹”品牌。2018年6月25日,筇竹竹材研发制作为圆竹家具及新型筇竹杖首次亮相首届世界竹藤大会,并获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联会中外嘉宾高度赞扬。筇竹节杖作为国礼赠送各国嘉宾,参展筇竹家具被国际竹藤组织作为精美工艺品永久收藏。筇竹地理标志认证资料已报到国家工商总局审批。助推大关县成功申报“筇竹之乡”,成为云南省首个中国竹业特色之乡。

  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按照“强组织、兴产业、富百姓、重实效”的思路,创新党建扶贫新模式,把支部建在产业扶贫基地上,创新构建功能性党支部,校领导带头深入基层讲党课,充分调动农村党员的积极性,培育“领头雁”“带头人”4名。

  充分发挥科研人才优势,创新校县合作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无偿化,技术转移公益化,共建产业研究院,加大经费投入,强化技能培训,开创扶贫创新科研基地,产教研有机融合,大力探索新途径,助力产业扶贫。

  加强校县合作。始终致力于珍稀濒危植物筇竹研究和科技扶贫,投入10万元,共建大关筇竹研究院,董文渊教授任院长,长期驻扎大关开展扶贫工作,助推大关县“一县一品”筇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造血功能”,助力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将董文渊教授26载潜心研究的筇竹先进栽培技术、提质改造技术、人工栽培筇竹技术、培育技术和恢复技术等10余项科技成果无偿转化,解决了天然筇竹退化危机,挽救了天然筇竹,为大关县产业扶贫提供技术保障。

  强化资源管护。协助制定印发《2018年竹笋及笋山管理工作方案》、《2018年笋山管理通告》;《2019年竹笋及笋山管理工作方案》、《2019年笋山管理通告》,协调相关部门,充分的发挥部门职责,组织林业和草原局、自然资源公安等进行设点检查和流动巡查组,加强山林管理,实现筇竹资源科学管护,进一步夯实“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总体目标。

  强化基地建设培育。创立教扶贫创新基地,把竹产业基地作为学校永久研究教学基地。在我校董文渊教授的科学指导下,2017年,充分的利用石漠化治理、天保工程、新一轮退耕还林、扶贫切块资金、涉农资金整合等项目推广种植幼竹林10多万亩;低质低效竹林提质改造4.5万亩;2018年,新建设竹林基地6.2万亩,筇竹低效林改造4万亩,项目覆盖的52个村集体公司有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户9.3万人受益,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0.63万户1.95万人。

  强化种源管控。董文渊教授带领大关筇竹研究院对2019年筇竹种子进行全程监控,对育苗的公司、专业合作社、大户等进行报备制度,对筇竹开花、结果、采收进行全程监控。加强对筇竹优良无性系进行选育扩繁,为将来培育高效筇竹林奠定坚实基础。

  协助招商引资。在筇竹研究院院长董文渊教授的大力协助下,2018年6月15日,引进全国唯一研究开发圆竹家具及工艺品的杭州所氏竹业有限公司在大关注册全资公司,并第5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上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协议资金1.5亿元,一期投入350万元建厂。该公司利用大关筇竹特有的材质、外形外貌,研究开发出了筇竹家具、新型筇竹杖等高端产品。有力地推进“一县一品”筇竹特色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完整筇竹产业链,实现竹材开发利用零突破,拉长竹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群众收入,助推脱贫攻坚。

  挖掘文化潜力。随着董文渊对筇竹研究的不断深化和科技成果的广泛推广应用,生态高效筇竹资源培育在大关县生态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日益凸显。充分结合“五尺道”文化,重新展现筇竹的历史经济与文化价值,在木杆镇细沙村,正在建设筇竹生态园,这个生态园规划面积300亩,未来这里将成为集筇竹文化展示、筇竹林观光、采笋体验、农家乐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2016年以来,多方筹措产业扶贫经费,总金额达350万,其中学校直接划拨到大关县产业资金90万元,产业规划及研究资金120万元,争取外部产业资金140万元。

  利用“西南林业大学脱贫攻坚讲习所”, 将筇竹研究成果转化为大关农民的致富技术,共培训竹农7000余人次,推广筇竹低质低效林改造技术7.3万亩,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助攻产业发展。

  探索利益联结分配新机制。结合“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股权、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机制,积极探索“种苗+种植+加工”三大基地同步建设,推行“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合作社+农户”、村集体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大户+农户的竹产业模式。鼓励引导龙头、专业合作社、大户和致富带头人带领发展,努力实现高度组织化、规模化发展,确保贫困户在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大户的带动下,“流转土地得租金、投资入股得股金、参与种植得薪金”,多渠道增收致富脱贫。公司与合作社签订产供销协议,推行统一供苗、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生产管理、统一回收“四统一”订单生产;实行“政策共享、风险共担、按股分红”,最大限度盘活农村生产要素,培育产业化扶贫新兴主体,保障农户、企业、合作社“共赢”,目前,大关所氏竹业有限公司已分别与两家专业合作社签订竹材初加工、小径筇竹工艺品加工供销协议。同时,积极支持扶持县域企业3家、专业合作社及大户23个,育苗合作社22家,保障年育苗量800万株以上。

  消费扶贫助力产业脱贫。一是电商搭台助销售,引进国内教育领域先进电台平台——“天下良仓”,开拓校内消费市场,大关县农特产品通过平台销售到校教工食堂。二是探索后勤服务集团大宗农特产品采购机制。三是探索校工会产品、农特产口采购机制。2016年以来,采购144万的农特产品。四是探索教职工自主自愿土特产品、应季时鲜果蔬购买机制。

  (二)产业扶贫带动就业创业。引导贫困人口参与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托合作社和村集体公司,拓展就地就业岗位,解决半劳力贫困户就业难题,带动有技术有想法的贫困户创业,实现贫困户脱贫增收。

  (一)助益大关群众增收。2018年,依托筇竹资源,年出笋量8000余吨,综合产值达2.4亿元,3.16万人稳定脱贫,14.8万余人受益。2019年,竹笋价格在4.6元至5.2元每斤,当地笋农竹笋平均收入5000-6000元,最多近20000元。预计到2026年,笋竹及其他林产品年产值达24.44亿元、笋竹产品加工年产值达43.76亿元、竹林旅游综合收入达0.50亿元,竹产业年总产值达68.70亿元。

  (二)示范推广作用。通过示范带动,昭通市从战略高度将竹产业作为六大产业之一予以扶植,2018年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竹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意见》,再一次掀起了昭通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高潮,为实现兴竹富民、构建大美昭通搭建了一条希望之路。

  (一)进一步发挥优势助力产业扶贫。继续发挥大学的优势,把科技成果转化同扶贫工作有机结合,找到科学研究新的生长点,把大关县作为永久的研究基地,把研究对象转化成科研成果,用钉钉子的方法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持续支持共建大关筇竹研究院,结合学校林学、生态、材料、旅游、管理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扩大研究队伍,创新发展竹基地建设,培育优质种苗,依托竹林景观发展生态旅游,助力申报创建“一县一业” 100万亩筇竹产业示范县,构建全产业链,助力一二三竹产业整合发展,专业化、科学化地开发,打造世界一流筇竹 “绿色食品牌”,全方面提高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程度,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二)协助品牌建设。依托筇竹笋“笋中之冠”和方竹笋“笋中之王”的美誉,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平台,展示大关好竹山、好竹笋、好生态,提高花了钱的人大关竹产品的认知度、美誉度和信任度。积极助推“三品一标”报审认定工作,创建名品名牌,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及产品地理标志认定;积极努力配合相关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博览会、推介会,提升大关竹笋品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和核心竞争力。

  (三)助力优化利益联结机制。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林农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助力加快现有加工公司转型升级步伐,积极支持提产扩能,扶持壮大企业规模,增强发展实力。协助引进高端战略投资者,推动竹产业向市场化、专业化、集约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鼓励经营主体抱团发展,加强党建引领,积极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支部+村集体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订单生产”等发展模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增强竹产业整体实力。

相关文章